“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,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”
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能看到,在战场上士兵随意的宣泄弹药,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样子。我们都知道士兵身上的各种战术装备也是很沉重的,如果再加上子弹,士兵的负担可能难以承受,因此部队会根据不同型号的子弹有不同的要求。但是,在上战场的时候都会担心弹药不够,但是弹药太多又会不便于携带,影响行军速度。所以在战场上,士兵到底带多少弹药合适呢?
在亮剑中,有这样一个片段。八路军为突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行动,开始进行战略转移。李云龙带领士兵撤离途中发现日本鬼子在屠杀村民,便带着手下少量的兵力和敌人殊死搏斗。在最后因得重病,被和尚敲晕带走。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士兵,他的名字叫王喜奎。在剧中他枪法特准,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子弹,所以只能看着鬼子冲上来。在剧中我们可以得知,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士兵武器弹药极其缺乏,每个人最多可能也只有十多枚子弹。那现在的情况如何呢?
现在军队对每种装备都有一定的要求携带量,而且还会有一个专有名词弹药基数。弹药基数就是弹药供应的一种计量单位,比如说,主武器弹药基数在200发左右,冲锋枪基数300发左右,副武器40发。班式机枪基数在1000发左右,根据不同的兵种还会有不同的要求,对于火炮的要求在120发。因为士兵需要携带的不仅仅是弹药,还有更多的军事设备,所以军队会根据根据部队的携带能力,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等因素来规划士兵携带的弹药数量。
在现代战争中,空投物资已经物资补给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,直升机运输或者是利用空投补给等多种方式。所以即便是在战场上弹药不够,也会有相应的补给部队会为前线的战士们想尽办法补充弹药。士兵也不会担心弹药不够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问题。
士兵王喜奎子弹弹药基数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